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_有关春节的习俗有哪些-全球观点

发布时间:2023-02-09 00:04:53 来源:互联网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关于春节的习俗大家有了解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春节的习俗,一起来了解吧!

春节习俗

春节风俗和寓意介绍


(资料图)

春节饮食习俗

春节的来历

四川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春节习俗

祭灶

灶神是民间家家灶房供奉的菩萨,被尊称为“灶君司命”。早在夏代,他就是民间尊奉的一位大神。据占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或说钻木取火的“燧人氏”,神农氏(炎帝)的“火官”,黄帝作灶的“苏吉利”为灶神,是五皇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尊敬。灶王龛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的神像,或将神像贴在墙上,上书“东主”、“人间监察神”等文字,两旁的对联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保佑一家老小的安全。

民谣云:“二十三,糖瓜粘。”这是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祭灶之日。又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指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老百姓在二十四日,水上船家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其意在于欢送灶王府君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一年来的善恶行为。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将新的一年中这一家人应得到的吉凶祸福交给灶王爷之手,由他掌握处置。因此,每户人家都十分重视祭灶。祭灶多在黄昏人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灶王神像敬香,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再摆上纸马和草料。焚香完毕,请出灶王神像,连同纸马和草料,在院子里点火焚烧。全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此时,有的地方还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

除夕之夜,灶王爷带着一家人应得到的吉凶祸福又回到了人间。每家要换上新的灶君神像,点上新灶灯,摆上供晶,在灶龛前焚香化纸,算是“接灶”,灶王爷又开始的监护工作。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即在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产都要清洗家具,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新春。这一习俗,由来已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礼记》中,有“凡内外,鸡初鸣,……洒扫室堂及庭”的记事;周书《秘奥造宅经》有“沟渠通浚,屋宇洁净,无秽气,不生瘟疫”的记载,说明古代的人们早就知道污秽、尘沫与疾病传播有关。《吕氏春秋》载:“岁除日,击鼓驱疠疫鬼,谓之逐除,亦曰木难。”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大扫除,谓之“扫年”。到了唐代,“扫年”之风盛行。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载:“十二月尽,……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产,……以祈新岁之安。”

关于“扫尘”,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玉皇大帝为了掌握人间情况,就派三尸神常住人间。三·尸神是个·阿谀奉承、搬弄是非,在人体作祟的家伙,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要上天去向玉皇大帝陈说人间的罪恶。久而久之,玉皇大帝认为人间是个丑恶肮脏的世界。一次,三尸神更危言耸听,密报人间咒骂玉皇大帝。玉帝大怒,降旨查明人间犯乱之事,并将犯乱人的姓名、罪行书于墙壁之上,并让蜘蛛结网遮掩以作记号。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有记号之家,满门抄斩,一个不留。三尸神好不高兴,恶狠狠地在每产人家墙壁上做上记号尽杀绝。此事灶王府君知道了,大惊失色,为了搭救凡人,各家灶王爷聚集商量,想出了一个办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户必须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否则,“接灶”时灶王爷拒不进宅。果然,王灵官于除夕之夜来察看时,家家窗明几净,焕然一新,灯火辉煌,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所谓“劣迹”的记号,立刻返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帝大惊,立刻降旨拘押三尸神,掌嘴三百,永拘天牢。从此,人们为了感激灶王爷除难消灾、赐福呈祥的恩典,总是在“送灶”开始,直到大年夜,进行“扫尘”。

贴门神,挂年画

春节是辞旧迎新的节日,古时由于科学不发达,人们很迷信,认为人体的病痛顽疾,都是鬼在作祟,所以在除夕之夜要驱鬼。于是,就在门上刻画神茶、郁垒二神的形象,并于门上悬挂苇索,供二神缚鬼喂虎之用。南朝梁人宗檩(约公元500—563)的《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茶,右郁垒,俗称之为门神。”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写上神茶、郁垒二神之名,挂在门上,称为“桃符”。神茶、郁垒是上古之时的神仙,两兄弟,他们居于海中的度朔之山,山上有桃木,枝叶茂盛,连绵三干余里。东北有鬼门,是万鬼出入的必经之门户,神荼、郁垒居其门,见到害人之鬼,就用苇索捆绑,令虎吃掉。人们把他们的画像贴于门除祸降福。到了唐代,门神便由秦叔宝、据传:“唐太宗不豫,寝门外鬼魅呼号,太宗以告群臣。秦叔宝奏曰:‘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宗可其奏,夜果无事。固命画工绘二人门,邪祟以息。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后又有以钟馗作为门神。据清初张大复的《天下乐》载:钟馗刚直忠勇,不信邪鬼。一次,他喝醉酒走进一寺庙中,看见众僧正为人做道场祈福。他怒斥道:“如果鬼能作祸于人,那它就是害人之物,必当杀尽而食之!”众鬼不悦,就到观音大士面前去控告钟馗,观音听信谗言,决定给钟馗折寿。钟馗后被众鬼围攻,抓破脸庞。后来,他在长安考中会元,因貌丑而被废黜,最后含冤而死。他冤魂不散,上奏天卜玉帝,玉帝很同情他,封他为斩祟将军。他长须短发,高冠斜领,专镇人间厉鬼祟气。

到了宋代,门神逐渐演化成了年画,多画历史人物,或以五谷丰登、春牛、儿童、风景、花鸟等为内容。明末清初,出现了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山东潍县的著名年画。新中国成立之后,新年画多以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劳动生产等为内容。贴年画,现已普及城乡。

贴春联

春联,又名对联、门对,源于“桃符”。古时候,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人们对许多自然灾害不理解,以为是鬼神作怪。过年时要在一寸多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上写上神茶、郁垒二神之名,挂于门旁,以避邪鬼。到了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写联语。据家》介绍,后蜀主孟昶(919叫65以为不工,自提笔书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不过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改称春联。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不仅观赏春联,还亲自题写春联。据说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未贴春联,便去询问,得知这是一家阉猪的,尚未请人代写。朱元璋便自告奋勇,为那阉猪人写了一幅春联:“双手辟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联意贴切、幽默、风趣。经明太祖一提倡,许多文人学士便把题写春联视为雅事,题春联便蔚然成风。故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汜·春联》载:“春联者,即桃符也。白人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巾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 .

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结合三教九流、七十二行的特点,更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性。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群众创作了许多富有生气的春联,如2005年(鸡年)春节,一位老先生拟的春联:“春之华,迎春归,春暖花繁,唤醒金鸡驱魍魉;民为本,顺民意,民殷国富,莫使墨吏误苍生”,横额为:“公正和谐”。此联对仗工稳,富有反腐倡廉、以民为本的强烈的时代精神。联有关的,还有倒贴“福”字,这一风俗人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春牌”就是写福”者,福气、福运、幸福之谓也。“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愿。民间为了更好地表达这层意思,干脆将“福”字倒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福”字倒贴,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一个“福”字。这样,朱元璋就不好杀人了。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倒贴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放鞭炮

除夕之夜,无论城市与乡村,华街与陋巷,处处是爆竹的声音,此起彼落,竞相欢唱。放爆竹始于汉代,那时是用烧烤竹节,发出巨响,本意是驱鬼。据《神异经》和《荆楚岁时记》载:放爆竹是“辟山臊恶鬼”。山臊恶鬼住在西方大山中,人撞上它就会生大病。但它最怕爆竹声,所以新年来临就放爆竹,既能驱鬼,又迎新的喜庆气氛。到了唐代,有个叫李竹筒内装硝爆炸。到了宋代,爆竹改用火药,用纸制作。南宋施宿嘉编写的《会稽志》载:“除硫磺制作爆药,声尤震惊,谓之爆仗。宋时的爆竹已和今天的鞭炮相近了。

为了祝福明天,驱除瘟神疫鬼,新年之际燃放爆竹,已成为人们代代送旧迎新的一桩盛事。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绘爆竹是:“能使妖魔胆尽摧,身为束帛气为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成灰。”今天人们燃放鞭炮,已无驱魔逐鬼之意,全是为了欢庆节日,振奋精神,增添欢乐气氛。爆竹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多种多样,有单响、双响、百子千子鞭炮等;名称也越来越富有诗意,如飞雪迎春、仙女散花、白雪红梅、金猴腾空等等。每到除夕之夜、春节降临之零点时,中华大地与全世界各地的华人都齐放鞭炮,百花齐放,万炮轰鸣,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万家欢乐庆团圆,成了华夏民族一道独特的风景。

祭祖与团年

祭祖是在除夕之夜团年之前祭奠祖先。饮水思源,过年时不能忘记已故的先人。祭祖仪式非常隆重,祭品有三牲大礼,即猪头、猪尾(表示全猪一头)、公鸡一只、羊头或兔子一只,再加祭酒;现代的祭品一般为水果、鲜花、祭酒。然后由家长率领儿孙一起端上祭品,在祖先灵位前跪拜或行礼、莫酒、焚香化钱,并祈愿祖先保佑子孙福禄寿喜、安康吉祥。祭祖的形式或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纪念祖先的意义却是相同的。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也要赶回家中吃年夜饭,这是华夏民族一个难解的团圆心结。在古代,一些监狱官员与家人团圆过年,可见“团年饭”对中国等的重要。团年饭菜肴丰盛,摆满一桌。一般有:点心、冷盘、热炒、蒸菜、炖菜。在众多菜肴中,少不了“鱼”和“萝卜”。“鱼”和“余”谐音,喻示“吉庆有余”,“年年有余”;“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来年有好彩头。在沿海地区,还有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表示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在西北、西南地区,还有火锅,表示来年生活像火锅一样,热气腾腾、红红火火。最后一道多为甜食,如冰糖银耳汤之类,祝福新一年的日子甜甜蜜蜜。此外,必须喝酒,即使不会喝的,也要喝一点,表示团聚久长,欢乐久长,幸福久长。在酒中,流传最久的是屠苏酒。据说屠苏酒是汉末名医华佗创制的,其配方为大黄、白术、桂枝、防风、花椒、乌头、附子等中药入酒浸泡而成。这种酒具有益气温阳、祛风散寒、避除疫疠之效。后由唐代名医孙思邈流传开来。每年腊月,孙思邈分送给众乡邻一包药,告诉大家以药泡酒,除夕进饮,可以预防瘟疫。他还将自己的屋子取名为“屠苏屋”。以后历代相传,饮屠苏酒便成为过年的风俗。古人饮屠苏酒与一般长者先饮不同,而是年少者先饮,年长者逐一后饮。其意为“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宋代文学家苏辙的《除日》诗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末七十余。”说他是七老者,只能最后饮屠苏酒。如今,已不次序,但团年时饮酒之风仍在。

一年一度的年夜饭,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的互敬互爱,温馨和谐。看儿孙满堂,共叙天伦,其乐融融,其心舒畅,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憧憬安定和睦、欢乐祥和的传统心理。

守岁

除夕守岁的风俗,最早见于西晋周处《风土记》中的记载:“终年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南北朝时渐成风气,到了唐宋,则已盛行。唐代诗人杜甫的《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写出了唐时守岁的情景与诗人的感慨。宋代诗人苏东坡在《守岁》诗中吟道:“明年岂五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表达了他把希望寄托于来年和少年的美好愿望。宋代诗人范祖述的《杭俗遗风》载:“年三十夜,有不睡者名曰‘守岁’,盖是时,家家灯烛辉煌,……街上行人,照耀如同白日。”守岁之风,一直流传到现在。在民间,在除夕的晚上,家人团圆,围炉守岁,欢聚一堂,吃着苹果(平平安安),大枣(春来早)、柿饼(事事如意)、杏仁(幸福人)、长生果(长生不老)、年糕(一年比一年高),欢笑畅叙。长辈往往给子孙讲先人往事,寄托希望,鼓励他们珍惜光阴,力求奋进。所以,守岁既有对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新年来临寄美好希望之意。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中央电视台在除夕之夜播出的“春一种新民俗,当此之时,全世界的华人围坐在电视机旁,同声高歌,同声祝愿:祖国繁荣富强!

拜年

拜年是春节“一元复始”的一项动,但在拜年之前,家长还要凌晨起床,依照《皇书》的吉时“出天行(方)”、“开财门”。“出天行”是男主人穿戴新衣、新帽、新鞋,开门外出,依《皇书》的喜神方位设香案,礼拜迎神,女主人不参加。然后放鞭炮,开“财”门。接着,全家人起床,北方吃饺子(“更岁交子”之意),南方吃汤圆(团圆顺利)。同时,南北方均吃长面(长寿之意)。然后,拜年开始。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叩头施礼,问候生活安好等。遇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后,人们外出相遇亲朋时,也要笑容满面的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依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只遣子,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门……”正月初二开始到初五,民间是“走人户”大拜年之时,拜年时带上礼品,逐家拜贺。倘或就遣人带名片去拜年,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存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日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日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日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好彩。明朝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纸”和“名谒”就是“飞帖”,也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苜,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这段期间,还要“上坟”,一般是在家长带领下到祖坟墓地去祭奠先人,意为给祖宗“拜年”。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和用电脑在网上发贺卡或电年,以及在手机上发短信拜年等。

接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在财神生日到来的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财神”何许人也?根据《封神榜》所载,财神姓赵名公明。他原在终南山修道成仙,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他跑下终南山管闲事,站在商纣王一边对抗义师,不幸阵亡,一道游魂被敕封为专管迎福纳祥的“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他们的职责都与财有关。道教供奉的财神,也是赵公明。根据道教传说,赵公明本为终南山人,自秦时就隐居深山,精修至道,功成之后,玉皇大帝封他为“正一玄坛元帅”,简称“赵玄坛”。旧时财神庙和各家各户所供的财神,乌面浓须,怒睁圆眼,头戴铁冠,一手执钢鞭,一手捧元宝,身下还跨有黑虎,故又有“黑虎玄坛”之称。传说这位赵公元帅执掌除瘟翦虐,驱病禳灾。凡有冤抑难伸,他会主持公道;人们买卖求财,他可以使之获利。他原先的职分并不是专职的财神,但能使人获利,别无他人可以代替,民间便把他看做财神了。但他性懒而散淡,一年中仅在正月初五这天走下龙虎玄坛一次,而且很随意,不知道去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凌晨五时起床,出门焚香献牲,鸣放鞭炮,抢在前头迎接他。返家之时,一般摘柏树枝一支,象征财神,带回家中,插在神龛之上,每天焚香膜,财源不断。特别是各大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初五“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抢路头”亦即“迎财神”。

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还有一层含义,即初五(又叫“破五”)之后,年事活动基本结束了,士农工商,一切进入正常的生活,因此“接财神”便成为新一年事业开端的头件大事,表示新一年中财运亨通,前程似锦。这一习俗盛行于明清和民国时期,不过,在商业发达的地区和民间,迄今仍然流传下来。

送穷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穷鬼,又称“穷子”。据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尘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相传穷鬼乃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宫中号为穷子’。”送穷之俗在唐代相当盛行,文学家韩愈曾写过一篇《送穷文》,其中说:“(主人)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我有资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唐诗人姚合还写有《晦日送穷三首》诗,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干门看,无人不送穷。”可以看出送穷之风在当时已相当普以后,送穷风俗依然流行。送穷鬼》录前朝人的词有:“奉劝郎君小娘子,空去送穷鬼”关于送穷的日期,有几种说法:记》说,是在“人日”(正月初七)月初六。同是一本书,其引《图经》又说:“池阳风俗,以正月二十九日为穷之日,扫除屋室尘秽,投之水中,谓之送穷。”还有一说是在晦日,即正月的最后一天,因据《文宗备问》说,“穷鬼”本死于正月晦日。三个送穷的日子虽各有异,各地送穷的时日也各不同,/R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是安排在正月新春进行。送穷风俗具体的仪式,据《岁时杂记》记载:“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韩愈《送穷文》中,提到要为穷鬼“结柳作车,引帆上樯。”就是说送穷时既要为“穷鬼”准备象征性的车船,还要给“穷鬼”带上干粮。有的地方还有“以芭蕉船送穷”的做法。看来,各地送穷,各有各的办法。民间广泛流传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愿望。

舞龙

从新春佳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广大城乡,街头巷尾,晒场草坪,条条长龙欢腾起舞,为节日增添欢乐和热闹的气氛。

龙的形象出现在史前原始社会,源于先民的“图腾”崇拜,我们的远祖炎黄以前的伏羲氏(太皡)时代就开始以“龙”为图腾。古时,先民们以为“龙”能呼风唤雨,所龙来祈求风调雨顺,四季丰收。民间还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个长于养性修身和纵横捭阖之术的鬼谷子,偶遇骄横的金角老龙王日下雨,城内三十六点,城外四十老龙王有意打破鬼谷子所算,在呼风唤雨时,随心所欲,在城内下了四十八点,城外只下了三十六点,结果,淹死了城内百姓。这件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问罪下来,将老龙王贬下凡间。老龙王深感内疚,为了将功赎罪,只好在每年新春之际,逐户登门向百姓赔礼道歉,许诺新年风调雨顺,确保丰收。后来,劳动人民据此创造了龙灯舞,人们舞起用竹铁结扎、外用绸缎或布匹制作的彩龙,表现欢,陕的心情,以示制服龙王。

“舞龙”,也称“龙灯舞”,汉代的民间已相当普遍,唐宋时期的“社火”、“舞队”表演中,“舞龙”是少不了的节目。“龙”由彩布绷成,常见的有九节、十一节、十三节,每节由一人舞;有的长达数百节,数百人舞动,浩浩荡荡,煞是壮观。“舞龙”之风一直沿袭至今。

旧时舞龙一般由帮会山头组织,目的是向有关系的码头,机关,团体、商号、绅士拜年。现在多数是由政府机关、民间团体或企业承办,目的是向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拜年。舞龙队通常由一支庞大的队伍组成,除了舞龙人员外,还有花船队、车灯队、高跷队,南方一带还有舞狮队。凡是队伍经过,人们就放鞭炮迎接,各队依次表演,以示热烈和拜年。鞭炮放得多的,各队的表演就会长些。舞龙,已成为华夏儿女过年的一种独特欢庆形式。

>>>返回目录

春节风俗和寓意介绍

乌程县春节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又点天灯于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宁波春节祭祖后要吃豆粥,晚上要关门前,再点一次“关门炮”。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山西省

山西现在拜天祭祖的规矩不多见了,但年三十儿的晚饭上不能说话的规矩被保留了下来。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就餐时,除每人民一碗外,还要多盛一两碗,意在希望人民丁兴旺。

福建省

厦门人民春节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祷玉皇大帝,称为“祭神”。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中午祭神则用牲醴,及一碗春饭。春饭就是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闽音“春”与“剩”谐音,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口彩。漳州初四称为“接尪”,除了进庙烧香外,还要预备一个糖果糕饼盒,叫做“荐盒”,供在厅上迎神下降。

辽宁省

许多辽宁人民在大年三十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都要挂红灯笼,大年三十晚上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

嫁出去的闺女不可以在娘家过年的,否则这一年会对娘家兄弟不利。所谓年三十晚上“不许看娘家灯”说的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风俗目前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而慢慢被人民遗忘了。

广东省

海丰一带,小辈向长辈贺年时,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潮州春节节食有菜粿、腐圆、酵包、管煎、五果汤。初四夜里,家家要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叫做“等神水”。东莞正月初一祭神,要供上糖上煮芋头,叫做“富贵有缘”。

江苏省

江宁县春节贵家于房门口贴画雄鸡。吴县多于春节至通元寺礼拜观音大士。苏州人民春节一早开门要于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级”。清晨出门,要遵循黄历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并到城隍、土地等庙去烧香,必历经十庙乃止,称为“烧十庙香”。自春节至元宵,火炉中烧巨煤墼,称为“欢喜团”。

黑龙江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民的习俗。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但黑龙江人民还要在饺子中包上几个带有硬币的(现在常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此外,黑龙江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四川省

成都人民春节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刘阁等地于正月初七“人民日”还要“过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团年饭。成都人民则于人民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长寿县春节于门外燃九支蜡烛,称为“九品烛”,以敬天地。

陕西省

富平县各宗族皆为祖先画像,元日聚集子孙礼拜,祭后更醵金饮宴,称为“节坐”。初二各戚友间则以面食、猪肉相赠,称为“拜节”。高陵县春节,一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称为“接天神”。又以木炭悬于门首,据说可以去瘟疫。石泉县以黄纸作钱,春节结彩悬于门,名为“宝盖钱”。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家家剪纸人民后,拿到门扔掉。当日每人民必定饱食,称为“填五穷”。

吉林省

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吉林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民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山东省

宁阳县春节吃馄饨,称为“填仓“,黄县、蓬莱一带,春节早起要照虚耗。由女主人民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有些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味有“余头“。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

北京

自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民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民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会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返回目录

春节饮食习俗

一、春节饮食习俗之腊八粥

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喝腊八粥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改称“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据史料记载,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富人还是穷人,家家都要喝腊八粥。《祀记?郊特牲》说蜡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八粥以八方食物合在一块,和米共煮一锅,是合聚万物、调和千灵之意。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气,生津液,因而颇受人们喜食。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展成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腊八节后,春节将至,人们便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

二、春节饮食习俗之春节年糕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湾有红龟糕。汉代杨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三、春节饮食习俗之春节饺子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交子”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富裕。与北方不同,南方的年夜饭通常有火锅和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着生活幸福,“年年有余”。南方还有一些地方过春节讲究吃年糕,年年高(糕),象征收成一年比一年高,境界一年比一年高。

四、春节饮食习俗之元宵

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康熙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五、春节饮食习俗之春卷

春卷也叫春饼,立春吃春饼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钱”。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吃春饼的`食俗也影响了兄弟民族。如耶律楚律随成吉思汗征西域时就曾命厨师作春盘,并作诗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本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返回目录

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__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返回目录

四川过年的风俗有哪些

1、祭灶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这一天,老人们会“请”一幅灶王爷、灶王奶奶的画,恭恭敬敬挂在厨房。厨房内方桌上,摆上红枣、核桃、柿饼、灶糖等四盘“干果”,前三样可随机变化,但灶糖(芝麻糖)必须有。

2、扫尘

首先就是在春节的时候为房子打扫干净,这样就可以迎接一个新的一年,但是在过年当天是不允许这样做的,这是会给家里人带来不好的影响,我们应该在春节之前去做这些事情。

3、贴春联

针对四川人来说他们过年的时候也会贴上春联,这是全中国的人都会做的一个是,因为春联代表着吉祥如意的的,另外也有着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字形式,这样会给我们的节日带来一些喜庆的。

4、贴窗花

在民间的时候四川人喜欢在窗户上贴一些美丽的剪纸,也就是窗花,因为窗花不仅能烘托一下春节的气氛还会有一定的装饰性,给家里带来一种喜庆的气氛,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做法。

5、倒贴“福”字

还有就是在四川的民间故事中,福字要倒着贴,这跟其他地区的风俗是一样的,因为福字倒着贴会寓意着福到了,是一个很好的寓意,大家都会这样做。

6、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返回目录

关键词: 春节民俗

Copyright   2015-2022 大河艺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75   联系邮箱:435 226 40@qq.com